纳西建筑设计(纳西族建筑的文化内涵)


2024-07-23

纳西族的名居图片、建筑风格、文字解说

1、纳西族民居纳西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7.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,也有少数三层楼房,为穿斗式构架、垒士坏墙、瓦屋顶,设有外廊(即“度子”)。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,可分为平房、明楼、雨 步厦、骑度楼、蛮楼、闷楼、雨面厦等七大类。

2、黑龙潭公园:黑龙潭公园位于丽江古城北端,是一座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公园。公园内的建筑以纳西族风格为主,如五凤楼、玉龙雪山碑等,都是纳西族建筑的代表作品。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纳西族建筑的精美造型,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。

3、纳西族的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,尤其以丽江的民居建筑为代表。纳西族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,重点是门楼、照壁、天井、外廊、门窗隔扇、梁柱等,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文化以及其中的哲学价值观念。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纳西族的建筑风格和特色。

4、建筑风格:纳西族传统建筑风格融合了藏族和汉族的特点,多以木石结构为主,屋顶喇叭口造型突出。 传统服饰:男性穿着青色长袍,女性穿着彩色长袍或罩衫,头戴花饰。

纳西族有哪些民族特色?

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、宽腰、大袖的大褂,外加坎肩,腰系百褶围腰,下着长裤,披羊皮披肩。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,下系长可及地的百褶裙,披羊皮,裹青布头巾,戴金、银、玉、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,并喜欢束“羊皮带”或“围腰带”。

在诸多美食中,火腿粑粑是我非常喜欢的,这是纳西族的特色美食,我们纳西族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。到了新年必须吃火腿粑粑,对于我而言,这既是日常的美食,也是新年的美食。火腿粑粑一般都是外酥里软,油而不腻,保存半个月都不易变质,特别适合作为外出的干粮。

宁浪和盐源一带的纳西族,晨起之后,当喇嘛的念经,主妇烧饭,老年男子打酥油茶,各有不同的分工。纳西族手工业比较发达,日常饮餐用具大都是本民族手工制作,其中以铜器制作源远流长,如:铜锅、铜盆、铜瓢、铜勺及酒盘、壶、杯等,此外镶银木碗 木筷和陶器的制作和使用也很普遍。

火把节,农历6月24至26日,是纳西族传统的火把节。最初起源于借助火抵制各种天灾。纳西语称此节为“川美生恩”。七月骡马会,是丽江纳西族的节庆活动,在农历七月中下旬举办,为期一至二周,以骡马、牛等大牲畜为主,因此又叫“七月骡马会”。

纳西族习惯一日三餐,主食以小麦、玉米和大米为主,宴请贵客多用“三叠水”,一般用三种大小不同的碗具盛菜,形成高矮三个层次。纳西族人结婚一般都要经过订亲、请新娘、举行婚礼的程序,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,但同一宗族之间禁止通婚。

宗教信仰:纳西族普遍信奉东巴教、藏传佛教等宗教。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“三朵”神,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。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。 传统节日:纳西族以农历记年。主要节日有“三月龙王庙会”、农历正月十五日的“米拉会”(即棒棒节)、夏历七月中旬举办的丽江七月会等。

丽江纳西族民居的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

1、丽江纳西族的民居建筑通常为两层高的木结构楼房,高度大约为5米,部分建筑可达三层。这些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,搭配土墙和瓦屋顶,并设有外廊(亦称度子)。根据结构形式和外廊的不同,可将民居分为七大类,包括平房、明楼、雨步厦、骑度楼、蛮楼、闷楼和雨面厦等。

2、丽江纳西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7.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,也有少数三层楼房,为穿斗式构架、垒士坏墙、瓦屋顶,设有外廊(即度子)。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,可分为平房、明楼、雨 步厦、骑度楼、蛮楼、闷楼、雨面厦等七大类。

3、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,寒冬加穿羊皮披肩,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,着过膝肥腿裤,腰系羊皮兜,扎绑腿。宁蒗、永宁、盐源、木里地区的男子,上穿短衫,下着长裤,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,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,外加青布坎肩,系腰带。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。

纳西族的资料与图片

1、纳西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,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和贵州省东南部。以下是有关纳西族的和图片: 人口数量: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纳西族人口为324,838人。 :纳西族通行纳西语,属于藏缅语系。 宗教信仰:纳西族信仰藏传佛教,其中大多数属于噶举派。

2、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,寒冬加穿羊皮披肩,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,着过膝肥腿裤,腰系羊皮兜,扎绑腿。宁蒗、永宁、盐源、木里地区的男子,上穿短衫,下着长裤,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,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,外加青布坎肩,系腰带。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。

3、纳西族节日是哪里的节日: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的 传统节日 纳西族介绍 纳西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,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,绝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丽江市,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和四川盐源、盐边、木里等县,也有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。纳西族有本民族语言,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。

4、纳西族人在自己民族的发展过程中,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。产生于西元7 世纪的东巴文,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。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教经典的《东巴经》,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。

5、纳西族的服饰: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,寒冬加穿羊皮披肩,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,着过膝肥腿裤,腰系羊皮兜,扎绑腿。宁蒗、永宁、盐源、木里地区的男子,上穿短衫,下着长裤,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,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,外加青布坎肩,系腰带。近几十年来穿藏服者渐多。

6、纳西族,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民族,其服饰以其丰富多彩和鲜明个性著称,特别是女性的服饰,更是丽江古城人文景观中的亮丽风景线。纳西族居住在川滇交界的山区,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的雪景如画,海拔平均约2700米,丽江县是其主要聚居地,约有17万纳西族人。